今日立秋:2023年8月8日今天几点几分 贴秋膘要吃什么

  8月8日,斗指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立秋也就到了。

  按照传统的四季划分方法,秋季以立秋为起始点。但此时三伏天还没有结束,全国大多数地区都十分炎热,为什么古人要把这天定为立秋?立秋之后什么时候可以凉快下来?立秋时节又有哪些习俗呢?

暑热未散,秋凉时至

  按照惯例,处暑才算真正“出暑”,立秋节气正夹在大暑与处暑之间,气温较高,暑热难耐,8月下旬至9月还可能会出现“秋老虎”天气,所以古人有“立了秋,扇莫丢”的说法。

  根据划分季节的标准,连续5天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是进入秋天。一般情况下,直到9月中下旬,天气才能渐渐凉爽起来。这样看来,作为送夏迎秋的节点,立秋确实显得“名不副实”。

  其实,与气象意义上的秋不同,依据天体运行规律总结而来的立秋节气,不代表着气温的降低,而着眼于时令、气候、物候的变化趋势。

  古人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将立秋分为三候:“初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立秋之际,降雨减少,天气逐渐从湿热转向干爽,虽然暑热未散,但清风送来的一丝清凉,让人们的体感舒适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秋天也就在一缕缕凉风中显露出它的身影。

  唐代诗人司空曙曾写诗云:“秋宜何处看,试问白云官。”在他眼中,立秋之日有着“向风凉稍动,近日暑犹残”的惬意光景。宋代诗人刘翰则把“一枕新凉一扇风”视为秋天的使者,写下了“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的立秋佳句。

  小扇轻摇,送夏迎秋,夏天在渐渐升腾起的清凉之气中向秋过渡。再往后,到白露时节,秋意转浓,寒蝉鸣叫,真正的秋天也就来了。

立秋近,农事忙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先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根据天地运行以及气候变化规律创造的时间制度。在农耕文明背景下,二十四节气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指导农事活动。

  今日立秋:2023年8月8日今天几点几分 贴秋膘要吃什么

  立秋中的“立”意为开始,“秋”由禾和火组成,代表着禾谷成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之后,阳气渐收,万物内敛,四时之气逐渐由阳盛转变为阴盛,世间草木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结果。

  立秋节气标志着农作物进入收获的季节。此后的一段时间内,日照充足,正午气温较高,早晚温差开始拉大,有利于农作物积累营养,从快速生长转向成熟收获。

  俗话说“立秋三日遍地红”“立秋三日见秫头”,立秋以后,中稻结实,大豆结荚,棉花结铃,玉米抽雄吐丝,甘薯块迅速膨大,高粱穗由青变红……因此古有“立秋近,农事忙”的谚语,很好地体现了中国先民的前瞻性。

  古人一直非常重视立秋,还会举行一定的祭祀仪式迎接秋天,称之为七月节。据《礼记·月令》记载,“先立秋三日,大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秋,盛德在金。’天子乃齐。立秋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秋于西郊。”天子在立秋要进行斋戒、祭祀活动,感谢上天和祖先庇佑。民间也有祭祀土地神,以求丰收的习俗。收成之后,百姓还要食用新收的谷米,以庆祝收获,祈祷来年的风调雨顺。

戴楸叶、贴秋膘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讲究仪式感的古人,在立秋之日有各种各样的习俗,如戴楸叶、贴秋膘、咬秋等。

  据宋人周密的《乾淳岁时记》记载:“立秋日,都人戴楸叶,饮秋水、赤小豆。”宋人孟元老所撰《东京梦华录》也记有:“立秋日,满街卖楸叶,妇女儿童辈,皆剪成花样戴之。”

  楸又名木王、楸树、金丝楸、梓桐、旱楸蒜台、水桐,是一种落叶乔木,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生长栽培。它的树叶、树皮、种子均为中草药,可以收敛止血、祛湿止痛。或许是因为楸叶有医用功效,或许只是单纯由于“楸”与“秋”同音,古人给戴楸叶的行为增添了迎秋、保平安的寓意,以应时序。

  贴秋膘是当代人比较熟悉的习俗。所谓贴秋膘,就是说在立秋这天食用各种各样的肉类滋补身体,以肉贴膘。原因在于夏季酷热,人们胃口大减,饭食清淡,容易消瘦。立秋之后,天气转凉,为了驱赶苦夏的萎靡不振,也为了抵御未来的寒冷,在饮食上需要增加油水,补足精气神和能量。

  对防暑设备短缺的古人来说,贴秋膘很有必要,但是对当代人来说,过分的贴秋膘容易让人发胖,甚至导致血压、血糖、血脂异常,因此应该多加克制。

  咬秋也叫啃秋。《帝京岁时记胜》载:“立秋预日,陈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院中露一宿,新秋日阖家食饮之,谓秋后无余暑疟痢之疾。”意思是说在立秋这天吃西瓜、香瓜等瓜果,可以祛除暑日积蓄在体内的暑气,避免痢疾。

  如果找不到楸叶,也没有必要贴膘,不如在今天啃个西瓜,过一个清甜的七月节。

  (正观新闻记者 张晓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