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瞒天过海》:反转与感动并存的本格推理佳作!
《瞒天过海》反转与感动并存的本格推理佳作收起
绝地黑号网专稿 两场谋杀,两具尸体,案中有案,局中有局。富商之妻乔文娜蒙冤卷入谋杀案,警长郑威索要巨额钱财帮其脱罪。随着故事展开,失去丈夫的虹姐找上门来,乔文娜与旧情人的关系也逐渐浮出水面……
虽然2023年被称为院线“犯罪悬疑片大年”,但是以本格推理为主线的悬疑影片数量并不多。近日上映新片《瞒天过海》作为一部主打“一锤子买卖”的本格推理电影,其谜核和影片质量能否称得上“上乘之作”?
《瞒天过海》的三个创作难点
《瞒天过海》是一部少见且典型的本格推理电影,一方面,它具有极强的轨迹设计——别墅发生一起密室杀人案,案件发生后凶手无影无踪,观众观影最大的乐趣是凶手到底是怎么消失的。因此《瞒天过海》它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它的谜题,但带来的缺陷就是,一旦剧透,这“一锤子买卖”一下就完蛋了。
另外一方面,《瞒天过海》的人物相对来说比较扁平化和类型化,警察、富商妻子、受害人妻子……这些在《秘密访客》《寄生虫》等悬疑类型片中屡次登场的经典角色,很容易让观众对故事走向产生提前“预判”。
《瞒天过海》改编自六年前的西班牙悬疑高分佳作《看不见的客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想把这一锤子买卖做好,它的难度首先在于如何推陈出新,给已经看过原作的观众新鲜的刺激和谜团。
其次原作《看不见的客人》严格而精准地让每一场戏,每一个人物的行动都准确达到欺骗观众的效果,它相当于把极端理性和艺术创作中的感性进行了非常精密的计算和结合,真正做到了非常高的水准。珠玉在前,《瞒天过海》是很有风险的一道命题。
第三个难点就是本土化,故事原型并不是发生在中国,片方需要让观众来看这么一个故事的时候,还能够找到同样有效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还要能找到熟悉的情感的打通。
把故事讲好,把人物讲「厚」
在这三点上,首先要肯定的是《瞒天过海》还是带来了一定的新鲜感,因为首先影片它在本土化上,融入了各种社会新闻和八卦新闻里会涉及到的类似桥段,让观众在观影时能感受到故事发生地的迁移。
其次,在故事本土化过程中,《瞒天过海》做到了非常好的一点的是,伴随着故事的本土化,人物设定也进行了相对应的改写。原作《看不见的客人》中每个人物都比较单薄,人物的动线更多是为谜题服务,而非完整人物性格。
《瞒天过海》为了让整部影片更具生命力和记忆点,也是为了弥补核心谜题已经被众多“悬疑迷”观众破解的缺憾,不仅完整了人物性格,还补充了人物的故事前史,例如角色的婚姻状况如何,角色之间是如何认识的等等,让角色和故事都变「厚」了。
尤其是张钧甯和尹正两个人物的关系设置,很像是东野圭吾著作《白夜行》中一个非常经典的人物关系,两个少年相逢于危难之时,在儿时相互扶持着成长,但两个人在长大之后因为经历了一些事情“黑化”了,最终形成了一种既纠结又畸形的爱情关系。
这样的一种关系设定,既容易告诉观众犯罪者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幅样貌,同时它又可以让观众在某种意义上去了解反派心态,让整个人物形成得更加地丰满,大大增强影片可看性。
比如像大卫·芬奇的影片《消失的爱人》,其实某种意义上也是《白夜行》这种人物类型的变体。不是说大卫·芬奇是去借鉴东野圭吾的《白夜行》,而只是故事模式和人物关系万变不离其宗,共同探求着角色的情绪出口。
悬疑类型片的出路在何方?
其次在结构上来说,原版《看不见的客人》影片结尾是非常干脆的,而在《瞒天过海》中,似乎在原版结尾已经结束的位置,导演又多做出了十分钟左右的延宕。它这个延宕,一方面既完成了对之前故事的一些补充,另一方面它完成了对作案现场的还原,同时还完成了对主人公情感的落点。
《瞒天过海》导演陈卓谈到关于这一段落的创作初心,他其实是刻意将这十分钟做的更加饱满,因为在那一刻首先要完成逻辑线上的缝合,所有先前埋的包袱和剧情里对真相的设定,都要在十分钟里完整地呈现,让观众把前面所有建立的疑惑、猜测都要在那一刻全部把它讲清楚。
《瞒天过海》确实在做出它的努力跟尝试,但是到底是好还是不好,还是要交给观众来评判。类似《瞒天过海》的这样一种本格悬疑推理的影片,对其剧本和故事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但是与此同时,有很多的观众还是在期待看到新的悬疑故事。
在电影学院的剧本创作课中,有不少同学都会选择创作悬疑片剧本,但交上来的作业虽有新意,其实仍旧是充满了似曾相识的内容。这其中并不是说同学们有意去抄袭,而是在悬疑片发展之路中,有很多条路别人都已经走过了。
即使是《瞒天过海》的原版故事《看不见的客人》,其故事轨迹本身也并不新鲜,而是它将时间空间两条线上的再现和还原玩到了极致。
2023年悬疑佳作《漫长的季节》的主创团队在接受访谈时也曾表示,其实最开始想创作的并不是一个悬疑和推理故事,是一个纯粹的关于当时那个时代的一个开火车的工人的故事。
所以如果在未来,想要在悬疑类型片中能够推陈出新,创作动机的起始可以是在于讲一个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讲一个跟现实层面更贴近的东西,然后再加上这种强情节的这种辅佐,可能会更容易形成一部更符合现代观众胃口的悬疑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