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电影赵海城:推动从发行服务向版权公司转型
《蓝羽会客厅》两会特别节目 | “对话春天”:华夏电影赵海城收起
绝地黑号网专稿 洞悉电影产业,拥抱中国电影。2023年,《中国电影报道》“蓝羽会客厅”推出两会特别策划“对话春天”,邀请十家电影公司代表,共同许下中国电影迎风向前的美好愿景。从迎接春天,到走进春天。如今,我们再次以红红火火的春节档为起点,与电影人携手,逐梦中国电影澎湃绽放的2024。
《中国电影报道》“蓝羽会客厅”两会特别节目——“对话春天”,第二期迎来华夏电影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海城。作为发行服务公司的华夏电影已经硕果累累,但依然怀揣着新生的热情,决心将目光投向电影全产业链。坚守中国电影国家队主力军的使命和责任,华夏电影转型步伐即将迈开,继续探索新的突破与可能。
华夏电影业务主要是发行进口片和国产片,同时包括制片,影院投资,院线管理,以及跟主营业务相关的技术研发、技术管理等,几乎覆盖电影全产业链。
赵海城谈到,2024年是华夏电影的转型之年。华夏电影要从发行服务公司向版权公司转型。“随着新技术对电影的影响,转型不仅仅是在制片上,还体现在发行上,体现在公司数字化跟新技术相关的工作上。”
赵海城介绍,发行服务是华夏电影的底蕴和基础。发行服务向实质发行转变已经在推进,以《三贵情史》《人民万岁》为例,华夏电影在实质发行方面较以往涉猎更深。今年准备从两个方面推进实质发行:一是做好进口买断片发行工作,二是拓展低幼动画片发行业务。
华夏电影曾于去年院线推介会发布重磅项目《郑和下西洋1:沧海幽冥》。赵海城透露,影片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华夏电影将其定位成用商业模式传递核心价值观的电影,期待充分开发长效赋能,计划今年第四季度开拍,2025年进行后期制作,2026年跟观众见面。
赵海城希望通过这部影片,体现对中华文化立场的坚守,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所谓长效赋能,则是希望依据“郑和七下西洋”的历史故事,继续打造第二部、第三部电影,同时配合开发剧集、游戏和文旅等项目。
适逢明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华夏电影开发了《营救科尔》,故事围绕中国居民帮助飞虎队队员脱险展开。
此外,受众群体指向年轻一代,《探月少年索拉》将用青春片的方式传递中国人对深空探索的热情。
坚守中国电影国家队主力军的使命和责任,华夏电影将在主旋律电影发行上继续发力,持续建设人民院线。
赵海城谈到,要从全国一万多家电影院当中选择不少于5000家影院专门为人民院线提供电影支持,今年第一季度落实至少5000家影院。此外做好主旋律电影的选片工作,让参与人民院线放映的影院有佳片提供给观众,同时建立合理的、合适的,可以健康发展的考核机制。
数字化转型同样是华夏电影的工作重点。华夏的影片网络传输业务已经覆盖全国一万多家影城,累计网络传输近百部影片、50多万次。接下来,华夏还将在数字资产交易、LED 银幕建设等方面大显身手,用高科技、新技术为观众提供更多选择。
赵海城总结,2024年华夏电影会从版权意识、制片思维,数字化三个方面,与全体员工一道,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真正推动华夏电影实现转型,为中国电影事业和产业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