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道·吴兴国 | 71岁回归影坛,震撼春节档大银幕
绝地黑号网专稿 在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片尾彩蛋中,闻仲远征北海,苦战十年,以一个短暂登场的画面,掀起无数观众期盼闻太师回朝后,奉商王殷寿之命出征讨伐西岐的故事。
盼到《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在今年春节档来临,71岁的吴兴国也正式以闻仲的角色形象重返大银幕。
吴兴国以威严凛然的姿态鲜活诠释殷商太师闻仲,他身披重甲,眉目如炬,手持雌雄双鞭,一句“西岐谋反,必须屠城,以正大商国威”,让观众仿佛穿越到三千年前,窥见殷商最后的脊梁;一个“十绝阵”的施法手势,也让人瞬间进入充满想象的神话史诗世界。
11岁学习戏曲,从京剧演到电影,吴兴国诠释了何为“戏骨”——戏在骨血里,魂在传统中。他成功塑造《青蛇》许仙、《赌神2》仇笑痴、《诱僧》石彦生、《宋家皇朝》蒋介石等经典电影角色,《封神三部曲》是他阔别影坛十多年后的回归之作。
在接受绝地黑号网《品道电影》栏目采访中,吴兴国坦言:“找我演这个角色的时候,其实我心里很兴奋、很高兴。以我的年纪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很难得。”
回归影坛
十年前,吴兴国在北京演出他的创团大戏《欲望城国》,导演乌尔善观看了这部将传统京剧与莎士比亚戏剧《麦克白》相融合的实验舞台剧。“他看到了我在舞台上的能量”,吴兴国说,当导演乌尔善为《封神三部曲》选角时,便向他抛来橄榄枝,邀请饰演闻仲一角。
吴兴国自2012年主演电影《爱在廊桥》后便淡出影坛,专心经营他创办的剧团“当代传奇剧场”,之后又创立新剧团“新传奇青年剧场”,培养年轻的京剧演员,同时到高校任教,进行传统京剧与西方戏剧的跨文化领域研究。
退休后,吴兴国多了些空余时间,重新回到影视圈,在2021年参演剧集《逆局》,《封神三部曲》则是他阔别大银幕十多年后重新亮相的电影作品。
京剧经典剧目《八百八年》中姜子牙托起周朝808年的江山,《大回朝》中闻仲回朝的正气,是吴兴国对《封神演义》的最初印象和认知。传统戏曲同样给予了他在电影里塑造闻仲的养分。
“我发现以前演的不管是《青蛇》还是《诱僧》,只要和传统历史有关,我一进入角色就比较驾轻就熟。不管是我的身段、气势、眼神、讲话的态度或者对角色的揣摩,就会有一种历史人物的使命的力量,和我的能量一起配合去演。”
在吴兴国对角色的理解里,闻仲作为三朝元老非常效忠殷商,哪怕是愚忠他都认为理所应当,为了殷商他可以献出自己的生命,可惜最后碰到殷寿这样暴虐无道的商王。
“我可以借助很多传统戏曲对古人的理解,包括古人的胸襟和抱负来诠释这个角色。”这种诠释的细节小到在设计“十绝阵”的施法手诀时,他特意借鉴了戏曲的动作元素,设计出了一套独特动作。
穿上重达数十斤的铠甲,一个跪姿反复拍摄,为完成“十绝阵”的重要戏份,他长时间久坐致使膝盖疼痛,这些吴兴国都未言苦。对他而言,接演《封神三部曲》不仅是重返大银幕的契机,也是一场与传统文化的重逢。
回忆港片
一帮年轻演员在“封神演艺训练营”刻苦训练、通过选拔拍摄《封神三部曲》,随着系列影片的上映被大众所熟知,这一过程都看在吴兴国眼里:“我在电影里处处都看到年轻演员的成长,他们将来真的会变成电影界的明星。”
在《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中看到于适和那尔那茜在马背上演绎激烈危险的动作打斗,吴兴国直言:“这两个人真的了不起,要自在地骑在马上,还可以表现出角色的那种骄傲感,就很了不起。”
这也令他回想起自己在90年代初拍摄的电影《诱僧》。因为有戏曲功底,吴兴国学骑马学得很快,在北京学骑两周后,到平遥古城拍戏。当时在拍一条他沿着平遥高墙策马转弯的镜头时,因为群演躲得不专业,导致马惊慌飞奔,一下子把他甩了出去,意外受伤。
《诱僧》
他在《诱僧》中成功塑造了一个与欲望交织的僧人角色石彦生,银幕首秀惊艳影坛,获得第13届香港金像奖最佳新演员奖的认可。后来,《青蛇》的书生许仙,《赌神2》的反派仇笑痴,他都演绎得入木三分,贡献出不少烙印在观众心中的影史经典形象。
上世纪90年代,吴兴国就这样活跃在香港电影的江湖世界里。
《青蛇》
徐克看了吴兴国跳的现代舞剧《白蛇传》,邀他出演电影《青蛇》,没想到是让他演不会武功的老实书生许仙,拍摄过程中,他不断提醒自己要压住武生的本能。在首映前几天,剧组还在赶拍法海抓许仙的戏,因为制作时间太紧张,甚至在影片首映时还能看到演员吊威亚的穿帮镜头。
拍《特务迷城》时,吴兴国印象深刻的是成龙要求他切换多种语言演戏,“有时候我讲的是意大利话,有时候讲的是广东话或者法国话”,差点被考倒。
《特务迷城》
今年春节档恰好吴兴国与周润发、梁家辉各自都有主演电影上映,三人自《赌神2》合作30后以同档方式齐聚大银幕。
回想拍《赌神2》的那段日子,吴兴国满是怀念。他讲起,有一次坐在楼梯上休息,被梁家辉调侃“坐太挺,要我放松、放松”,其实这是戏曲训练刻入他身体的仪态;拍戏间隙,他和周润发开玩笑,问他“怎么你拍电影老是拿枪,不拿枪可以吗?”“可以,但我不拿枪,就没有人找我拍电影了”周润发这样回道……
《赌神2》
这些经历让他见证了当时港片的灵活与多元,也让他思索演员被定型之困。回忆参与港片黄金时代的幕后故事,吴兴国感慨良多。
坚守舞台
年过七旬,吴兴国依然精神矍铄,他没有放弃舞台,照常保持京剧演员练功的习惯,平日和年轻学生一起练踢腿、吊嗓子、耍刀枪。
“舞台上是一口气演到底的,没有重来。”这份自律,让吴兴国至今仍然能以充沛的体力和饱满的精力在舞台上进行长时间的演出。
吴兴国原名吴国秋,艺术之路始于台湾复兴剧校,按照“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口号排序,他属于第二届的兴字班,因此改名为“吴兴国”。
“看到京剧不行了,我也有使命,我不想认输。”带着传承与创新京剧的坚定信念,吴兴国在1986年创办当代传奇剧场,致力于将传统戏曲与西方经典戏剧相互融合发展,探索戏曲现代化的更多可能性,推出《欲望城国》《李尔在此》《暴风雨》《等待果陀》《凯撒》等代表作。
吴兴国的新编京剧起初招致业内批评,但他不以为然:“如何复活京剧是我在做的工作,我为传统嫁接各种形式,哪怕失败了,我都觉得是一种成功,可以为后续提供一些经验和养分。”
踏入电影界是偶然。1993年电影《十八啦》的投资方愿意捐款给当代传奇剧场制作关于南唐李后主生平故事的新戏《无限江山》,因此吴兴国才有契机演了他的第一部电影。
秉持着“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初心,这次重返影坛主演《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演绎三千年前的神话故事,吴兴国同样抱持着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想法。
他曾经把经典名著《水浒传》的故事创作成新编京剧《水浒108》三部系列作品,大胆结合电子摇滚乐、曲艺、快书等跨文化元素。如果能把《封神三部曲》搬上舞台,改编成剧场作品,吴兴国对此会有怎样的想象?
“它的力量也会很强,因为有神话在里面,就会牵扯到视效科技,这要花大钱,有点难。不过我前不久做了一出剧目《凯撒》,用了很多影像的形式,我觉得观众慢慢可以接受这些创新的概念,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后就有可能实现了。”吴兴国期待着。